基层要闻

陕西省煤层气公司:“碳”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 贾沛强 郭燕珩 杨刚     时间: 2024-06-24     

近年来,陕西省煤层气公司在国家双碳目标及集团公司战略方针指导下,以服务绿色矿山建设为立足之本,深植绿色低碳发展沃土,破冰传统地勘瓶颈,大力研发应用瓦斯治理及综合利用、地热能开发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及地质环境监测等绿色低碳技术,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打开了公司发展新局面。

强化绿色赋能,助力矿山瓦斯治理利用

该公司致力于彬长大佛寺矿瓦斯抽采利用及韩城、铜川矿区三区联动项目建设,利用瓦斯废气发电、供热,努力践行减碳发展,为节能减排、节约碳配额和建设绿色矿山作出贡献。


采用地面钻井治理矿井瓦斯模式,在彬长大佛寺矿、韩城王峰矿建成地面煤层气抽采井100余口,累计抽采瓦斯量2亿立方米,大佛寺井田水平井单井最高日产气量约3万立方米,创国内低阶煤地面煤层气井高产纪录;创新应用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解决了王峰井田石炭二叠系三软煤层地面瓦斯抽采难题,为三软煤层地面瓦斯治理和防治煤层突出提供了技术借鉴。

推进不同浓度瓦斯梯级高效利用,先后在大佛寺矿、黄陵二号矿建成三座低浓度瓦斯发电厂,累计发电9.46亿度,利用纯瓦斯量3.7亿方,减排二氧化碳当量730万吨;在大佛寺矿风井广场安装27万立方米/小时通风瓦斯蓄热氧化装置(RTO),将通风瓦斯与8%以下矿井抽放瓦斯掺混至甲烷浓度1%-1.2%蓄热氧化后制热、发电,实现热电联产,为大佛寺矿生产生活提供热源。

联合彬长矿业打造了大佛寺井田瓦斯零排放示范工程,彬长矿区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示范建设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乘风绿色机遇,助力矿山清洁能源应用

该公司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进一步落实国家、陕西省清洁能源供暖要求,率先在煤矿区应用中深层取热不取水技术和浅层地源热泵技术,积极探索地热能高效换热技术,提升设备换热效率,初步探明了陕煤所属矿区地热资源赋存情况,实现了矿区清洁能源供暖,促进矿区零碳化发展。


先后在蒲白建庄、小保当、柠条塔、张家峁等煤矿成功实施8口中深层取热不取水地热参数井,为矿区公寓、车间、库房供暖及供给热水,供暖面积约2.72万平方米,年可节约标煤5283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3840吨。在玉华矿实施的地热项目为西北地区首个采用超长重力热管换热技术的地热能供暖项目,相较传统地热同轴管,提取的温差更大,且无需循环泵驱动。

在所属钻井分公司办公区域实施的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年可节约标煤29.82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78吨。地源热泵项目单个采暖季运行费用为市政供暖费用的二分之一。

厚植绿色沃土,助力矿山生态建设

该公司积极布局矿山生态修复产业,以绿色矿山新名片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用资源优势带动生态优势,并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矿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实施曹家滩煤矿2023年度治理恢复工程、红柳林煤矿北一盘区治理项目、胡家河煤矿土地综合整治和塌陷区修复项目等;在胡家河煤矿采煤塌陷区建设改良农田约4464亩,实现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年可新增粮食产量370吨。生态项目实施以来,矿区的林草覆盖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对保护当地农田、交通、工矿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建立陕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大数据平台、陕西煤业矿山生态修复时空大数据平台及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物联网监测设备覆盖34对煤矿,实现矿山地质环境全程自动监测,逐步形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全业务智能管理业务。牵头制定了陕西省地方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测技术规范》,为矿山生态监测行业提供技术标准。

陕煤层气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推进低碳发展中增强政治自觉、落实政治责任、展现国企使命担当,在保障矿山生产安全、生态环境、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创新技术成果,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矿山企业绿色安全发展提供了陕煤层气方案。(贾沛强 郭燕珩 杨刚)

上一篇:澄合矿业:冲刺“双过半” 奔赴“夏”半场 下一篇:黄陵矿业2×1000MW发电项目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