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锋

《道德经》对企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作者:     时间: 2021-06-11     

《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字,但是章章绝伦、句句经典、字字珠玑,几乎渗透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道德经》是哲学,是管理学,抑或是政治学,军事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无疑蕴含着丰富的企业发展哲理。

从顺势之作为,悟企业发展之道

《道德经》第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各自的根源规律,这个根源就是自然法则,我们做事情顺理而为、顺势而为,行事就正确,逆势而上,就会很危险。

对于企业而言,找准方向、认清规律,谋定而后动,尤为重要。企业的战略要坐标准确,不仅要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看清挑战和机遇,找准短板和不足,更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当今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传统国际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家坚持新发展格局,通过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辩证地看,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根本依托,保障能源安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要。而作为传统能源企业也要看到“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把握机遇、化解挑战,积极探索行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让企业做正确的事,才是企业顺势而为的发展之道。

从无为之大为,悟企业发展之德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德,就是按照“道”去做事。无为,就是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无为所获得的好处、益处,天下的人很少能够知道,很少能够达到。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无为而有为靠的是沿着正确的道路,执行相关制度和传递各级责任。制度是约束、也是激励,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制度的范围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等各个领域,制度就是在规范企业发展路上的边界,让企业能够不妄为,知止不殆,从而实现发展的长久。责任是使命、也是情怀,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责任让企业从上至下明确前后相随,明确利益大小,明确可为与不可为。制度与责任,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从无为而有为,让企业正确的做事,才是企业尊道有为的发展之德。

从万物之有无,悟企业发展之势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的方面让我们能观察它的边界;的方面,让我们能观察它的妙处。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管理中我们不能只看企业的制度、组织、架构等“有”的范围和作用,更要看到促进企业发展的实质,即企业文化这个“无”的范围和作用。俗语讲“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善建者不拔,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文化的价值性、独特性和引领性。而企业文化的根本就在于以人为中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如此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从有无之相生,让企业坚持正确的做事,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发展之势。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正确的经营哲学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道、德、物、势的企业发展哲学就是企业成功的灵魂,按此规律来做,企业的生命才会有力量,企业的发展才会自然而然,企业的发展方可长久不衰。(思创2106中训届第一小组)

上一篇:治企无为说 下一篇:浅谈企业对标管理——思创学习满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