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匠技铸匠魂 匠心育匠人——记第四届陕煤工匠蒲白热电公司检修车间安全专责徐刚

作者: 杨晓娟     时间: 2024-05-23     

精细安全 精益技术 精雕质量是蒲白热电公司检修车间安全专责徐刚的座右铭。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他30年来扎根基层、潜心钻研,在实践中磨炼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多年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出色的表现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先后被授予蒲白工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第四届陕煤工匠等多项荣誉,目前享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摸爬滚打,由

徐老师手中有一本葵花宝典,记录着公司所有电机修理的方法,各种电气设备型号、数据等知识一应俱全,全厂设备的疑难杂症没有徐老师解决不了的。检修车间主任李小刚介绍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徐刚从小对机电知识很感兴趣。工作时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头,白天学工艺,跟着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安装、调试设备;晚上学理论,一熬就是一通宵,虽然入行过程艰苦,但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摸爬滚打中学精了电工技术。去年农历腊八节那天刚下班,锅炉输渣皮带电动滚筒突然发生故障,当时职工已经下班回家,关键时刻,徐刚立即组织临时抢险队开始了一场紧急抢修。在现场平台上,仅炉灰就清理了半拖拉机,在不足3平米的皮带机头,两者落差4米左右,他带领抢险队员互相配合,经过两次倒链倒运,将皮带滚筒运至检修地点。经过反复检查,发现皮带滚筒从动齿轮的轴承内套和转动轴之间卡簧脱落。他们迅速找到同规格大小的卡簧,并对转动轴进行了卡簧槽加工修理和试验,通过垫子加密封胶的办法,既解决了轴套的油密封问题,又解决了两者的尺寸配合问题。经过连续8小时的紧张工作,最终在凌晨1点安装、试验、带负荷成功。这一重大隐患的消除,保证了矿区安全供电。

4#皮带是该公司锅炉食粮的生命线,直接影响矿区职工家属供暖。去年冬天,他接到事故电话,第一时间冒雪赶到单位,一直检修至次日中午11点,上下23米高的楼梯16次,连续工作17小时,终于将该故障处理好,确保了锅炉的安全运行。


改革创新,由创新创效

创新,才能降本增效,创新,才能推动公司发展。”“创新是徐刚工作中提到频次最多的两个字。在他的设计和带领下,修编制定了《热电公司供热电源改造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热电公司供热电源改造项目双红线评估报告》;利用原电缆沟道中闲置的一条160米高压电缆和改造拆除下来的变压器、高压控制柜,经过二十多天加班加点,最终完成对供热站电源进行改造。通过安装、制作高压电缆头、调试核相的改造,进一步优化了设备运行方式,使供热站电源成为双回路供电,增加了矿区居民供热可靠性。该项目节约资金50万元,仅一个供暖季可节约电能144万度,当年增加收益108万元。

他喜钻研、好创新,遇到技术难题总是勤问、勤查,爱琢磨。近年来他完成技术革新项目30项,实现日用泵、消防泵、污水泵、供热站、除灰系统远控监视无人看守,减少了劳动强度,保障了职工职业健康,每年节约资金50余万元。污水站远程控制项目获全国煤矿五小创新二等奖。


薪火相传,由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电工岗位辛苦不说,对技术的要求特别高,为此,徐刚将自己的葵花宝典贡献出来,不遗余力将自己的技术绝活全部传授给身边青工。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手把手、面对面地教,经常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研究讨论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更好地发挥班组成员优势,大大提升了班组工作效率。他经常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技能传帮带等活动,不断扩大师带徒规模,形成以专责带班组长、班组长带青年员工的传帮带模式,不断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使他的独门绝技得到了有效传承。目前,他所在的电气检修班有高级工4人、中级工2人、初级工1人,所带徒弟中有三人已成为专业带头人,他所带的班组年年被热电公司评为优秀班组

为了精准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徐刚坚持校企联合,连续多年在蒲白技工学校为学生讲授电气检修和安全技能知识,受到学校和学生好评,2021年、2022年连续被授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能人才优秀考评员。如今,在徐刚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力量加入到企业技术攻关中来,形成了人人学技术、个个肯钻研的良好氛围,也让徐刚成为职工扎根一线、创新创效的符号和缩影。(杨晓娟)

上一篇:蒲洁能化:熬最晚的夜 做最亮的“星” 下一篇:一路拼搏 成就向上的力量——记河南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