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从陕北娃到技术状元

作者: 张洁     时间: 2022-02-23     

米斌斌,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汉子,一名真真正正的钢铁男儿。20087月,初来乍到的米斌斌正式加入到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铁厂这个大家庭。十三年间,他始终怀着火热的钢铁情怀,从一名高炉炉前工一步步成长为1#高炉副炉长,也完成了一名陕北娃到独当一面技术行家里手的蜕变,收获了龙钢公司质量先进个人”“陕钢集团先进个人”“龙钢工匠”“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技术状元等多项殊荣。


家在远方,钢铁替我鸿雁传书

201910月,米斌斌担任5#高炉副炉长,主要负责高炉生产、安全护炉、环保、现场等工作。面对护炉后期炉缸变化等情况,他每天在高炉一待就是14个小时,分析炉况走势、采取措施应对铁口失常……常常是吃住在高炉,陪伴高炉一起度过每个尖峰时刻

三月份,那个时候,天还是很冷,为了完成高炉炉缸浇筑,清理残渣铁,我在炉内一待就是一天,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回忆202035#高炉停炉中修,米斌斌说道。

中修期间,为了能尽快完成检修任务,他主动请缨,带领5#高炉全体员工日夜鏖战,放残铁、拆除高炉风口套、组织协调外围转运、外围人员、调配工作……最终,创造了用时最短、速度最快、行业少有的检修奇迹,提前完成了高炉中修任务。

这些年,我很少回榆林,几乎都是母亲坐火车来看我,每次只能赶着时间到蒲城火车站去接她。每每回忆,米斌斌都眼眶通红。


路在脚下,钢铁带我走出大山

米斌斌从小生活在陕西榆林农村,农村人的朴实无华、热情大方、厚道老实造就了他脚踏实地的性格。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高考考上体校的他,却选择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冶金技术专业,走上了一条研习钢铁工艺技术的道路。

回忆起他的成长之路,米斌斌眼角泛红,他说:现在我的生活已经好多了,从我背井离乡来到韩城,最想说的两个字就是感恩。因为在没有和钢铁打交道之前,我最落魄的时候在砖厂搬过砖。在米斌斌的记忆里,从初中起,他就开始了居无定所的勤工俭学生活,尝过了砖瓦窑里50多度的温度,立志再苦再累也要走出大山。

上大学期间,他几乎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用每月勤工俭学赚来的500元工资维持基本开销。2008年,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冶金专业毕业的米斌斌如愿以偿进入龙钢公司,开始了他的钢铁生涯。

炎炎夏日,高炉炉台40多度的温度,可要比钻进砖瓦窑好得多。他回忆说,既然选择了钢铁,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母亲就是我所有的动力来源,每次看着母亲老态龙钟的背影,我的意志就更加坚定。


学无止境,钢铁让我以武会友

学无止境,勇攀高峰。回忆20189月第一次参加全国首钢杯职业技能竞赛,他说:那个场面真是群英荟萃,既增长知识,切磋了技艺,又开阔了眼界。

在备战首钢杯职业技能竞赛前一个月,他每天半夜12点起床,背题库、练仿真、分析事故案例,一直到清晨4点。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感觉到有多苦。公司既然能给我外出参加技术比武、切磋武艺、技能交流的机会,我就一定要把同行业高炉精湛的工艺本领带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米斌斌拿到了首钢杯炼铁工种全国排名第42名的成绩。参加完这个比赛,我意识到炼铁工艺精深,研习之路甚远。他回忆道。

“‘陕钢杯’‘陕西省机冶建材系统技术状元这个称号,是我钢铁新征程上的又一个起点,也是筑梦青春的一个里程碑。”202110月,拿到高炉炼铁工技术状元的米斌斌激动地说。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十三年的钢铁追梦之旅,让陕北娃成长为技术状元,也让钢铁熔液浇筑了他亮丽的青春底色。(张洁)

上一篇:跨越14年 父子续写奥运摄影封面传奇 下一篇:蒲洁能化:活跃在检修战线上的骨干“焊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