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陕西煤业荣获2024上市企业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作者: 靳博     时间: 2025-04-11     

近日,《陕西煤业探索组团帮扶模式打造强镇兴村富农新引擎》实践案例荣获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颁发的“2024上市公司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荣誉,这一荣誉是对陕西煤业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其继续奋勇前行的动力源泉。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建强组织,强化引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陕西煤业党委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扛在肩上。

党建引领是陕西煤业帮扶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构建起由党委书记、分管领导、业务部门、业务专干、派驻干部组成的五级联动工作体系,实行双线管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陕西煤业党委精心选派优秀干部组成帮扶团队,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汉阴县漩涡镇及群英村调查研究,与当地党组织紧密协作,将党的先进理念和组织优势融入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党建联建共建,以高质量党建为乡村振兴赋能。帮扶干部们扎根基层,定期开展党建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党组织在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从产业发展到环境整治,大家齐心协力,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激活了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如今,在漩涡镇和群英村,党组织成为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新质感

乡村振兴,民生为先。陕西煤业把改善民生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乡村群众的生活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在助教助学方面,陕西煤业将教育帮扶、人才托举作为一项重要帮扶措施,把金秋助学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民生实事清单,连续13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受助学子达200余名,以秦岭续爱心·书香浸漩涡”“情暖凤堰学子·金秋助学圆梦等系列活动不断诠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在慈善公益方面,陕西煤业一直将弱势群体的需求放在心上,通过寒冬送温暖·真情暖夕阳”“敬老爱老传美德·情满凤堰夕阳红等暖心行动,为老人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陪伴,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产业帮扶,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陕西煤业通过以强带弱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参与汉阴县国企带镇村模式,精准施策,全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陕西煤业派驻干部在县属国企担任要职,深度参与经营管理。他们依托当地纺纱产业优势,采用龙头企业+镇属国企+村合作社+脱贫户产业发展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弥补村合作社资金、技术短板。建设的劳保手套厂月产能达20万副,带动众多村民就业,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营收近100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当地混合所有制经济。陕西煤业积极推动帮扶工作向双向互动、深度合作、互融共促模式的转变,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当地建立荷虾共养基地、黄桃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按照两链一点一体三示范两基地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汉江沿线茶产业链提质升级,在帮扶地区培育了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还大力开展消费帮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帮助销售当地农产品,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此外,陕西煤业在帮扶过程中注重系统规划,凝聚多方合力,创新五位一体投融资模式,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关的原则,整合群英村、朝阳村等五个茶产业强村资源成立合作社,帮镇扶村,抱团聚力辐射带动周边茶产业发展,提升镇域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

多年来,陕西煤业在汉阴县的帮扶工作成效显著,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陕西煤业的组团帮扶模式成效斐然,从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系统规划等方面,全方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其他帮扶单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成为乡村振兴实践中可借鉴的优秀范例。(靳博)


上一篇:陕煤物资集团:林下种出“致富草” 下一篇:开源证券助力中银村羊肚菌产业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