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交锋

谢武强:初识“阳明心学”

作者: 谢武强     时间: 2019-12-03     

初识“阳明心学”

 

在思创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多次听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讲“阳明心学”,但始终有一个疑问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我印象里“阳明心学”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理论,但又如何会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于是我开始探求答案,尝试去了解王阳明其人,领悟“阳明心学”的奥妙所在。


王阳明生活于明代中期,是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用短短57年的跌宕人生造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并将毕生思考浓缩为以“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为核心的“阳明心学”,影响后世近500年。


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在人生的最低谷,甚至连生命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悟出的道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龙场悟道”。他认为每个人都和圣人一样,与生俱来在内心深处有一套合乎天道、至善至诚的“心之本体”,可以使我们也像圣人一样来支配自己的日常行为。但实际上很难做到,主要是因为“心之本体”被私欲蒙蔽,而一个人修身的过程就是去私欲、明心智的过程,这便是整个“阳明心学”的逻辑基础。我认为“心即理”给我们现代人带来的启示有两点:其一,人人生而平等,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尤其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自尊和自信,不应妄自菲薄。其二,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圣人”,主要取决于自身去私欲、明心智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外界因素。


知行合一


自古以来,知和行的关系就一直被先贤们所津津乐道,有人认为知和行相互促进,也有人认为知先于行、行重于知。通俗来看,知行合一就说要把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些观点看上去已经基本明确了知和行之间的关系,那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点有何过人之处?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认为知和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分割。这种对知行关系的界定,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因为没有进行实践的知识,不算真知。同样也让我们认识到,惩恶要从思想意识层面开始,先去邪念。扬善要在实践行动层面结束,切忌空谈。


致良知


如果只用3个字总结“阳明心学”,那便是“致良知”,这也是王阳明对自己毕生学问的总结,是对“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升华。这里的良知,就是每个人的“心之本体”。“致良知”就是不断通过勤学、自省、自明等具体的行为方式来使“心之本体”不被蒙蔽,并且在万事万物上予以检验,即所谓的“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能不能真正做到知是知非、知善知恶,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违反自然规律、满足个人私欲等等这些与“心之本体”相背的思想和行为并自觉改正,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成长。


除了上述观点之外,“阳明心学”就像一座宝藏,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如果说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是一种能带给人力量的精神寄托,是因为对“神”的敬畏和对“死后世界”的期望,人们才有了约束自己各种行为的动力,那么中国人信仰的就是祖先、圣贤、道德和人定胜天的信念,这同样能带给我们力量。


在“阳明心学”中,我看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自尊、成为“圣贤”的自信和不断成长的自制,这可以引导我们拨开现实世界的迷雾,回归独立的人格、美好的本真和与生俱来的善意,这便是力量,便是信仰,与唯心唯物无关。在这样的信仰下,即便我们的肉身有一天消亡,但如果我们可以给后世留下“精神财富”,就会成为后人的信仰,这也就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思创1905届学员 谢武强)

上一篇:思创1905届第八组: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下一篇:王琦:雪花的快乐